新一轮地质灾害防治进万村宣传活动深入开展
为了提升社会各界人士科学识灾、防灾、减灾、主动避灾的意识,增强社会公众避灾、自救互救技能,从而达到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甘肃省自然资源厅下达《甘肃省2020年地质灾害宣传培训演练》、《甘肃省2020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演练》(中央资金)项目,由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承担。根据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计划开展4次纪念日、5次进学校、11次进乡镇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材料12500套,宣传培训16000人。
自4月22日至10月21日,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在4·22世界地球日、5·12国家防灾减灾日、10·13国际减灾日等纪念日开展了三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在东乡族自治县中银小学、甘南州舟曲二中开展两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进校园活动;在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沿岭乡和平村、临夏州永靖县等地开展了六次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进乡镇村社活动。通过现场树立展板,宣传员用生动形象的图片结合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城镇居民、中小学校师生、群测群防员和村镇居民现场科普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前兆和避险知识,累计发放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折页、口诀、手册等4620余套,已宣传培训6550人。
5·12国家防灾减灾日在五泉广场宣传
4月26日在东乡族自治县中银小学宣传
10月21日在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宣传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我省的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异常艰巨。8月,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侵袭陇东南,陇南、天水、甘南、定西等市州发生特大暴洪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省的地质灾害防灾形势依然严峻,而宣传一直是地灾防治的重要工作,大力的宣传使得“地质灾害”这个原本只有专业人员知晓的名词现在几乎尽人皆知。相比工程治理,宣传是“软”的防御地灾措施,但却同样取得“硬”的防灾减灾效果。相比应急避险,宣传是“间接”的防御措施,但却同样取得“直接”的防灾减灾效果。
通过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讲,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逐步增强,面对我们的现场讲解,他们能积极地做出反馈——定西安定区的一位村民说:他认真学习了我们去年发放的手册,了解了地质灾害的相关知识,持续降雨的时候他会关注院墙是否出现裂缝;舟曲县的一位70岁的大爷说:听见预警信号时,不能想着搬财物,要抓紧时间逃生;天水麦积区的一位群测群防员说:汛期每日巡查一次地质灾害隐患点是责任,他要为村民们负责;东乡县中银小学的一位8岁小男孩说:他认真听取了我们的讲课,回去要把他知道的告诉爷爷奶奶。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这些温暖的话语足以支撑我们继续迈开前行的脚步,这就是防治地质灾害的“火种”。
从生机勃勃的春天、热情火辣的夏天,到落叶飞舞的深秋,我们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目前我省的主汛期已结束,作为宣传员的我们会认真总结和展望,下一步计划走进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等地开展进万村地质灾害宣传活动。我们将带着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为村民答疑解惑,我们将带着凝聚我们辛勤努力的地质灾害宣传手册和折页走进更多家庭,我们将带着职业自豪感和责任心走进村镇。通过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宣传,让地质灾害防治的“火种”,在陇原大地燎原,让防灾减灾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